一個成功的家長-教師會談的九大要則:

**認識老師:
學校開學之初就要想辦法去認識孩子的老師,不要等到快要會談或是問題產生了才想要去認識老師.

**建立持續性的溝通計畫:
設計一套便於相互溝通使用的表格,可以用之於事先約定好的時間表上.
這個表格不只要把孩子的難處記下,同時也必須把孩子的長處記入表格內.

**充分的準備:
計劃好定期的會談.要多與孩子交談,並將所面對的問題寫下來,也要看看孩子所帶回來的功課.思考孩子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所需要作的調整,以及支援性的活動和孩子交友的情況.

**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形:
在會談中可以問老師你孩子功課上的進展,與其它孩子在課堂上,餐廳,和遊戲時的互動情形.了解有關孩子與學校老師,助教,或教育專家們之間的良好關係.詢問清楚任何你或你的孩子不瞭解的班規或校規.

**保持冷靜:
在開會時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與老師建立起長期良好的穏定性關係上,會談時盡量保持冷靜,不要動怒或替自己辯解,爭吵或試著要找出是誰的錯.

**幫助老師認識自己的孩子:提供給老師一些有關孩子的資料.

**與老師一起作決定:
若在課業方面或教學方法上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要與老師一起做決定.對於學校所採取的新方式和他們如何記錄,和什麼時候你能有一個即期的會議來審視進展等都要與學校取得共識.若需要時也可以再開一次個別教育計畫(IEP)的會議,讓所有的相關人員都得到新的訊息.

**繼續追蹤:
有了共識後,家長就要執行共識中的種種約定.要與老師保持密切的連繫,若有不妥或有新的問題產生時,要馬上與老師連繫並安排另一個會談.

**尋求進一步的幫助:
若孩子在學校的問題沒得到改善而且老師也不幫忙或甚至不知如何幫助孩子時,可以與督導,校長談談,或致電社區中心的服務協調員尋求幫助.


Chinese Translation by Chinese Parents Association for The Disabled – CPAD; 華裔殘障者家長協會譯成中文
**認識老師:
學校開學之初就要想辦法去認識孩子的老師,不要等到快要會談或是問題產生了
才想要去認識老師.
 
**建立持續性的溝通計畫:
設計一套便於相互溝通使用的表格,可以用之於事先約定好的時間表上.
這個表格不只要把孩子的難處記下,同時也必須把孩子的長處記入表格內.
 
**充分的準備:
計劃好定期的會談.要多與孩子交談,並將所面對的問題寫下來,也要看看孩子所
帶回來的功課.思考孩子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所需要的調整,以及支援性的活動和孩子交友的情況.
 
**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形:
在會談中可以問老師你孩子功課上的進展,與其它孩子在課堂上,餐廳,和遊戲時的互動情形.了解有關孩子與學校老師,助教,或教育專家們之間的良好關係.詢問清楚任何你或你的孩子不瞭解的班規或校規.
 
**保持冷靜:
在開會時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與老師建立起長期良好的穏定性關係上,會談時盡量保持冷靜,不要動怒或替自己辯解,爭吵或試著要找出是誰的錯.
 
**幫助老師認識自己的孩子:提供給老師一些有關孩子的資料.
 
**與老師一起作決定:
若在課業方面或教學方法上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要與老師一起做決定.對於學校所採取的新方式和他們如何記錄,和什麼時候你能有一個即期的會議來審視進展等都要與學校取得共識.若需要時也可以再開一次個別教育計畫(IEP)的會議,讓所有的相關人員都得到新的訊息.
 
**繼續追蹤:
有了共識後,家長就要執行共識中的種種約定.要與老師保持密切的連繫,若有不妥或有新的問題產生時,要馬上與老師連繫並安排另一個會談.
 
**尋求進一步的幫助:
若孩子在學校的問題沒得到改善而且老師也不幫忙或甚至不知如何幫助孩子時,
可以與督導,校長談談,或致電社區中心的服務協調員尋求幫助.
 
 

Chinese Translation by Chinese Parents Association for The Disabled – CPAD; 華裔殘障者家長協會譯成中文